犯罪预备的基本特征是怎样的最新的规定是怎样的

犯罪预备应按下列标准进行认定:
1、犯罪分子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和物品;
2、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,如事先察看犯罪现场等;
3、事实上并未着手实行犯罪,犯罪人的行为仅仅停留在准备犯罪工具、制造犯罪条件的阶段。法律依据:《刑法》第二十二条
为了犯罪,准备工具、制造条件的,是犯罪预备。
对于预备犯,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、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。
第十三条
一切危害国家主权、领土完整和安全,分裂国家、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,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,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,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,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、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,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,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,都是犯罪,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,不认为是犯罪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犯罪预备的认定条件应当包括: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犯罪目的;客观上进行了准备工具、制造条件的行为;最后由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预备终止。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为了犯罪,准备工具、制造条件的,是犯罪预备。
对于预备犯,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、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三条
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,依照法律定罪处刑;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,不得定罪处刑。
第二十二条
为了犯罪,准备工具、制造条件的,是犯罪预备。
对于预备犯,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、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orldipr.com/510983.html